上品超甜玉米高产栽培技术
良种应配良法,才能发挥出良种的优势。上品超甜玉米是穗大、丰产性突出且品质优,夏季生育期短、耐热性好,适应性广的优良品种,因此在肥水需求和管理、种植密度等方面有特殊要求,请认真阅读本材料,以作参考。
一、选择种植地:
该品种植株壮旺,生长势极强,所以应选择阳光充足,土壤肥沃疏松,排灌便利,通气性良好,田间不能积水的田块种植,是获得高产的重要基础。
二、育苗:
建议营养杯(盘)育苗移栽,有利于培育壮苗,确保高产;有利于移栽后保证亩有效株数和植株生长整齐度;有利于田间管理一致,确保高产;有利于节省种子。
营养杯用6×6以上直径的均可,营养盘用5×5以上的规格,每穴播一粒种子。
营养土用垃圾土或火烧土,每亩加
播种前,先将种子用清水(
播种时,种子胚芽垂直朝下,覆土1.5—
三、移栽:
在二叶一心到三叶一心内及时移栽,定向种植(移栽时保证每个植株叶片朝向一致),这样有利于透光、通风、防病以及避免授粉不良。
四、种植密度:春种亩植2600株,夏种亩植2400株,晚秋种亩植2600株。(请严格遵守,确保合理的亩有效株数,是获得高产和好玉米棒的重要因素)。
五、灌溉和防渍:
甜玉米生长过程喜湿怕涝,前期(移栽后30天内)土壤应保持湿润,田间不能有积水,雨水季节注意排水。但在干旱天气,要随时注意土壤水分,及时补浇水,确保植株正常发育生长。玉米生长中后期,抽穗扬花期及灌浆期需水量增大。抽穗期是玉米需水量最多、对水分最敏感期,可采取沟灌但也要随灌随排,雨水充足及地势低洼的地区,应注意清沟防渍。
六、施肥:
“上品”玉米很耐肥,肥足、肥早易高产。所以强调一定要注意施足基肥,所施基肥可占总需肥量的80%以上。特别是夏种更要以基肥为主!建议施肥以复合肥为主,不可偏施氮肥。有条件底肥最好亩施鸡、鸭粪等其它有机肥20担以上,磷、钾肥可在下基肥时一次性全部下掉(有助壮秆提高植株抗性),同时注意施肥方法,以免烧根烧苗或利用率低。
例:在中等肥力田亩产3000斤鲜棒为例,三大元素至少需肥量具体分解如下,供参考:
每亩需纯氮18公斤,按尿素含量46%计算,每亩需尿素约40公斤。
每亩需磷8公斤,以16%的过磷酸钙为例,每亩需50公斤过磷酸钙。
每亩需钾19公斤,以50%硫酸钾为例,每亩需40公斤硫酸钾。
所施肥料要确保溶解并被植株吸收,所以施肥最好浇施。掩埋在地里肥料的利用率很低。
七、追肥:
整个生长过程,植株应保持强健状态,并根据植株长势,及时追肥。一般拔节后茎杆直径应在3.5cm以上,第九片叶14cm以上,否则视为缺肥,应考虑马上追肥。如果植株强壮则待开花授粉结束后施一次膨胀肥即可(用20-30斤尿素/亩,也可加30斤磷肥)。
追肥应浇施,才能保证植株及时吸收到肥料。追肥一般在中耕时(5—6叶)或抽雄时。
八、注意防治病虫害:
玉米生长时期,应注意防治青枯病(茎腐病),大、小叶斑病。病以防为主,在雨季来临前,及时喷药1—2次,或田间湿度高时,及时预防。在栽培上,起高垄,定向栽培,保持大田通风透气,温度低,是物理防病的重要指标,喷药时要注意叶片上下要喷透。
玉米大小叶斑病:防治可用“灭克”或“井冈霉素”之类杀菌剂,建议加“丙环唑”同时喷施防治效果会更佳。
茎腐病:以土壤杀菌清毒为主,一般在封行后发生,发现病害后可用能防治真菌、细菌的二种药剂混合喷防治,但应保持田间通风降温物理防治为主。
玉米锈病:是真菌引起的,在封行前、雨水不临之前,喷药防治效果最好,在发病初期连续喷二次,间隔5-7天。
虫以玉米螟为主,玉米螟应抓苗期和散粉吐丝前期的2个关键期及时采取高效低毒药物防治。蚜虫应抓散粉吐丝前期及结苞期可采用特灭蚜虱或大功臣防治。发现虫害应及时防治,一般1-2次即可。
注:具体用药可向当地农业部门请教。
九、及时采收:
一般夏季开花后18—22天成熟,在乳熟时期采收,品质最好,产量最高。这时,丝变黑,籽粒呈淡金*,比照宣传画上的颜色相似时最佳。
注意事项:
1、光照不足、种植在背阴面、或种植过密,会造成通风透光不良,会造成花期不遇,易造成空苞。同时会造成植株过高。
2、肥力不足、茎杆偏细,易造成籽粒发育不良,甚至败育,雌穗吐丝不易、花期不遇等,形成秃头、空苞。
3、偏施氮肥或使用激素不当,会造成花期不遇,雌穗吐丝不易,形成空苞。
4、玉米为忌氯作物,因此不得使用任何含氯的肥料。
5、缺乏微量元素,会造成雌穗吐丝不易,形成空苞。
6、直播易形成出苗不齐,生长不一致,成熟不一致,从而影响产量。
7、覆土过厚,不易出苗。播后水分缺乏,胚芽萌动后又停止生长易造成种子死亡。
8、施肥不当,如埋肥离根太近,会造成烧根,使植株矮小,生长停滞,甚至死亡。
9、田间积水,根系不易发展,造成植株叶片变黄,生长不良。玉米生长期前15—20天主要是根系发展,因此土壤不能积水,也不能太旱影响拔节。只有强壮的根系才能使植株生长健壮。抽雄吐丝时要保证水分。
10、前期低温会造成生长缓慢,甚至受冻害,后期低温会影响籽粒灌浆以及糖分转化。
11、缺肥或其它原因,造成植株弱小,会严重影响产量和质量(玉米棒弱小或空苞,秃头)。判断植株是否强壮,可观察茎杆是否强壮(3.5公分以上),叶片是否宽大,一般第九叶宽要达到成人手掌宽,植株方符合正常生长标准。
12、干旱也是空苞、秃头的重要原因。雌穗生长期和发育期(一般种后25天左右开始)或扬花时缺水,过分干旱或阴雨连绵天气,光照不足,雌穗不能吐丝,均会形成空苞、秃头。
玉米缺素症状:
一、缺氮:
玉米苗期缺氮时生长缓慢,矮瘦,叶色黄绿,抽雄迟。生长盛期缺氮,老叶从叶尖沿中脉向叶片基部枯黄,枯黄部分呈“V”字型,叶缘仍保持绿色而略卷曲,最后呈焦灼状而死。
二、缺磷:
缺磷的主要症状是根系发育差,苗期生长缓慢,五叶期后明显出现缺磷症状,叶片呈紫红色,叶尖紫色,叶缘卷曲,并且缺磷还会使花丝抽出速度慢,造成雌花、雄花不育,影响授粉,并且果穗卷缩,穗行不齐,籽粒不饱满,常出现秃顶现象,成熟延迟。
三、缺钾:
玉米缺钾时,根系发育不良,植株生长缓慢,叶片淡绿且有黄绿色条纹,严重时叶缘和叶尖呈现紫色,随后干枯呈灼烧状,叶的中间部分仍可保持绿色,叶片却逐渐变皱,植株表现为瘦弱,易感病,易倒折,果穗发育不良,秃顶严重,籽粒中淀粉含量少。
四、缺锌:
玉米严重缺锌会出现花白苗。其主要特征是在玉米3—5叶期,白色幼苗开始显现,瓣生的幼叶呈淡*至白色,特别是叶基部2/3处更为明显,严重时,幼苗老龄叶出现细小的白色斑点,并迅速扩大,形成局部的白色区域或坏死斑块,叶肉坏死,叶面半透明,似白绸或塑料膜,风吹易断。
五、缺硼:
玉米缺硼表现为根系不发达,植株矮小,上部叶片脉间组织变薄,呈白色透明的条纹状,叶薄、发白,甚至枯死;生长点受到抑制,雄穗抽不出来,雄花显著退化变小,以致萎缩,果穗退化畸形,顶端籽粒空瘪。